为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根据本次主题教育的有关安排,北大党委宣传部坚持开门办报、深化“走转改”,于6月8日举办了校报读者作者座谈会,邀请师生代表和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探讨校报等传统校园媒体如何直面问题、改进发展,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做到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北京大学校报》前身为《北京大学日刊》,创刊于1917年。在106年的办报历史中,校报始终与北大的发展共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脉动。校报有着光荣的历史,过去的校报已经成为十分珍贵、十分重要的档案记录;新时代的校报仍然挺立潮头,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在全国高校校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三年来,北大成立了融媒体中心,校报成为北大媒体矩阵的重要一环,为各类新媒体提供了大量优质内容,同时,校报本身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改版后,校报不再是“官网主页新闻的复印版”,而是把全部版面都留给师生、留给原创精品,聚焦师生关心的学术问题、理论问题、校园热点问题,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努力办一份让师生喜爱的、有生命力的报纸。
但与此同时,北大党委宣传部也深刻认识到,要提升传统纸媒的传播力、影响力,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份校园内部的报纸,要真正重新赢得读者,重新焕发活力,更是艰巨的任务。在这次主题教育中,北大党委宣传部围绕着教育融媒体改革试点提出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题目,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北大实际、体现北大特色,通过扎实调研和整改,让北大的传统校园媒体有进一步的、大幅度的品质提升,做到“有政治理论高度、有学术文化深度、有立德树人温度”。
在调研座谈会上,党委宣传部部长任羽中向作者、读者代表们汇报了三年来校报改版运行的情况,认真查摆了校报存在的问题不足,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恳请大家为校报改革“把脉问诊”。他指出,北大校报是百年老报,106年来没有中断,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报纸中也是独树一帜。因此,继续办好校报就是传承北大的文脉,是政治责任,也是历史担当。但要办好校报,就必须找到我们的读者在哪里、我们的作者在哪里?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旗帜鲜明,把阵地建设好,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北大生根开花;必须坚持“开门办报”,落实“走转改”的要求,不但要继续多发学术性、理论性强的“大文章”,还要多发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大家喜闻乐见的“妙文章”,师生的需求是办报的重要指向,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经济学院王曙光教授曾是校报的记者,在学生时代多次采访过北大著名学者,并在校报上撰写发表了十多篇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他谈道,好的文章是具有历史档案价值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校报的发展应以人为核心,以学生为核心,以学人为核心。为此,他对校报提出了四个具体的、在今后发展的方向定位,即一为仰望圣贤:校报应是师生薪传之所,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老师,去深入挖掘老师的内心世界;二为百科全书:校报应是学科交融之地,是微型的“百科全书”;三为人文精神发动机:校报应是原创内容中心;四为校史档案馆:校报应是历史记忆之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历史学系党委书记何晋教授一直以来都是校报的忠实读者,也因为自身学术研究的关系特别关心校报刊登的原创性的史学类文章。他提出,校报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宣传的阵地之一,在全媒体时代下,校级宣传媒体、院系公众号均展现出了多样的宣传态势。校报要锚定自身的定位,从内容上下功夫,抓住受众所关注的点,刊发有价值的、实实在在的文章。这就好比中国古代的书籍一样,经过了简帛、印刷时代到现在的电子时代,不管形式怎么改变,只要内容是好的、吸引人的,就是独有的、能传承下去的。
会议中心副主任张勇曾经在校团委参与过《北大青年》的编辑工作,也见证了《北大青年》由纸质版转为电子刊、手机报到微信公众号的变化过程。他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一个传播渠道的大时代问题。他认为,媒体平台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从传播效率考虑,校报不占优势,可以做减法;但就一些题材内容方面,校报的内容是深度的、宏观的且有历史感的,现在很多学者都还在翻看过去的校报和校刊查看资料,这里校报堪为北京大学“史官”的角色,在此意义上可以做加法;何谓加法?校报刊发的学术探索类的高质量文章也需要寻找一个外在的扩音器在社会上传播,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离退休部关工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陈凯在工作中经常做离退休教职工的采访,与校报有业务联系。他首先从纸质媒体的收藏性出发谈到现在的老教授仍然有收藏校报的习惯,从而说明校报具有纸媒的可收藏性。第二,校报具有文史的补遗性。一些往事、值得记录的人物记载下来,不仅传承了北大精神还具有史料价值。第三,校报应加强刊发不同于官微和新闻网的内容,比如偏学术型、普及性的文章,以及人物访谈、读书心得、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感悟的内容或专版。第四,校报可以考虑尽可能向离退休且爱好写作的老师们开放更广阔的平台,并加大向他们投放校报的力度。
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学科办公室的崔嘉楠曾是校报记者,即使在毕业后也一直保持着对校报的高度关注。她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首先要增强师生在校报上发稿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如颁发纪念状等,这样也有利于未来进一步约稿,同时也是一个良性循环;还可以与校园其他媒体共享好作品,展示校报发表过的巨擘大作和深度访谈,进一步增强师生在校报上发文的荣誉感。其次,校报是人文精神的聚集地,不能忽视理工科教师群体的作用,可以请他们撰写一些关于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型文章,这种文章也是学术论文的大众普及形式。最后,她对校报微信公众号在视觉表现中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意见。
王璞与王亭苏都是校报的记者,她们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为校报的发展提出建议。王璞认为校报的定位更加明晰化才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精神标杆;服务读者需要加强,如提供电子化、纸质版校报领取等服务;校报刊登文章,在院系可以算作一般刊物发表的文章,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校报应制订可供参考的加分标准,提高学生作者的积极性。另外,校报可以通过制作认同文创产品、举办学生毕业的相关活动等方式,建立学生读者对校报的认同感。王亭苏从供稿群体的身份建议:中文系以及各类文学社团是较好的稿件来源,应加强联系;采用加强师生关注话题和问题的探讨,展开百家争鸣;多举办新闻写作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记者的能力。
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张翊轩、法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刘琦和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付家琪是校报的作者和热心读者。张翊轩认为:校报要保持一贯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校报面向的是过去和未来:面向过去即为校报上刊登的珍贵史料是独有的,是历史的记忆;面向未来为校报应具有前瞻性、选题要好,有一种面向未来的意识。刘琦谈道,什么样的人在看报?无论是发表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只要有文学性,纸媒就有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文字敬畏的传统;文学需要坚守,才能有存在的价值,文学的本质就是人学,编者、读者和作者应一起努力呈现文章最好的状态;访谈要接地气,把学人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榜样的力量呈现出来,进而发挥到学术、学人的精神传承作用;最后,他就校报微信公众号中的本期目录设置、公众号增加启事推送内容等提出了建议。付家琪认为,校报作为校内纸质媒体的“坚守者”仍是具有历史价值文献的最好载体,需要在守正创新中更好地适应校内作者、读者的需求。首先,稿件的高质量供给需要梳理现有的作者渠道,加强对作者的周到服务,激发作者的荣誉感,调动作者群体的写作积极性;同时,读者群体的维护需要同时考虑“强制性”和兴趣性:关于“强制性”,即通过有意读报的读者每期定时投放等来实现;关于兴趣性,可以通过增强读报的互动性,增加趣味读物,加强微信推送,营造报刊多元氛围。他还建议,可通过加强与重点院系单位的文学社团、宣传委员、学生社团建立共建关系,从而扩展部分作者群体、稳住部分读者群体,在与真读者、真作者的沟通中探索改革路径。
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校报主编汤继强感谢与会者对校报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思路。他表示,校报要按照政治家办报的标准来对照检视工作,在工作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担当,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力争办一份让当代师生满意的报纸。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校报编辑部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整体推进,争取解决当前校报发展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办报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